我一直很想迴避這個問題,因為我覺得這個國家對黑人的保護,以及我身邊的同事都很自覺地經常提到這段很黑暗的歷史,相比其他少數族裔,黑人的地位已經相當的高。我反而覺得,黑人經濟的弱勢,一部份是歷史原因,但更多是自身造成。而我在這個國家遇過幾次「被歧視」,都是黑人對我的鄙視,我甚至認為最種族族主義的其實是他們。還記得幾個黑人導演,公開宣言不會拍白人電影,電影不會有白人為主角之類云云。試想想,白人導演今天能說這樣的話嗎?所以最種族主義的其實是誰?
當然講這話相當不政治正確,我也不敢公開說。
因為這種「政治不正確」,覺得不說最好。
不過,多看書,多看電影,讓自已認識黑人在這個國家的鬥爭也是必須的。從他們口中說到,白人是永遠不會明白黑人在這個國家的經歷。也真是血肉分明的一句話。
在這就記錄一下電影和書,方便將來參考。
電影/電視清單
- Just Mercy (2019) 一個死囚最後沉冤得雪,回復自由身。從地獄之門走回人世間,真的不可思疑。不一定從黑人抗爭的角度去看,反而是法制究竟如何可以公平地審判一個人,而死刑應該徹底的廢除。
- 13th (2016)- Netflix 一個記錄片,雖然奴隸解放了,但以法治的名義把大量黑人關進牢房,再強迫他們成為低價勞工,變相是現代奴隸制度。
- Malcolm X (1992) - 很激盪情緒的一部電影,看完就想衝一把!
- Detroit (2017)- 一部看完讓人震驚恐懼,種族的仇恨真的可以把人不當人呀!
- Get Out (2017) - 虛幻的故事,但表現了各方的恐懼,也貼近現代種族主義的論述,就是黑人一直活在恐懼被吃,而白人則活在要吃光他們的想像。
- 16 shots (2019) - 強大的公民社會和獨立、自由的傳媒是通向正義的唯一路徑。大部份擁有權力的人因為掩飾警察暴行而下台,還歷史性地把一個在職的警察收監,雖然刑期比預期的短很多。
- Whose Streets? (2017) - 羅生門,但執法及第三方的調查報告結論是警察無辜,黑人有罪。當然是不是罪以致死,就真是各有各說話了。
- Burn Mother ... ker, Burn! (2017) - 看到了LA 92 Riot 的前因後果,一件又一件的血案,累積的憤怒,幾年過去又翻一翻。黑人在美國,好像永遠不會有解決的一天。最驚喜是看到韓國人的戰鬥格,充份體驗他們韓戰後的勇武,真不是開玩笑的。
- 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 (2018) - 著名黑人作家、社會運動者James Balwin 同名小說改編Moonlight的導演。當沒有愛情的人去看一個純美的愛情故事等別讓人傷心。
- Amazing Grace - 大英帝國廢奴英雄 William Wilberfocee 的故事。體驗到大英議會文化的精彩。太讚!
- Selma - 橋上的催淚彈,和平的示威,畫面很熟悉。
- Brian Banks - 太一般,故事很吸引,但拍出來不感人。
- Marshal - 很一般,主角應該是很不起,可電影沒有反映出來。
- LA 92 (2017) - 看到了LA 92的恐怖,以及白人統治階段的高傲、冷漠、離地。跟今年的港共政權一個樣子。
- Black Power Mixtape (1967-1975) - 很巧妙的剪接,感愛到黑人60年代的怒氣,以致2000年後那種理性分析、展述理據的力量。
- Do the Right Thing(1989) - 最後一場各方的怒氣爆發,太精彩!
- Roots (2016) - 驚心動魄!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是罪惡的源頭,怎麼對歷史負責對這個國家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。小說的作者Alex Haley 同時也是Malcom X 自傳的作者,看完這個電視劇,下一步定要看原著。
- Salute (2008) - Peter Norman一個黑人心目中的英雄。Black Power Saulte這張照片如Tank Man 一樣為世紀照片,但終於在這個紀錄片裡知道照片背後三名運動員的故事。
- Toni Morrison: The Pieces I am (Hulu) (2019) - 諾貝爾文學得獎者,片中介紹了她主要的作品,試圖避免white gaze 去寫作,雖然不懂什麼意思,但估計是不要白人的角度去看黑人,要以自已的主體去創作,跳出傳統的叙視方法去呈現黑人的經驗和歷史。片中介紹了很多1她的作品,我自已炒下的有Bluest Eye, Paradise, Angelea Davis 和Beloved。 希望有生之年能有空看看。Beloved 已改編成電影。
- Black Panthers (Criterion) (1970) - 原來毛澤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之一,看到畫面拿著紅寶書,圍坐在草地上討論,黑豹看上去就是美國的紅衛兵?直到今年那些摧毀銅像、要求改名取締從前奴隸主的運動,跟四十年前中國的文革是一脈相承的。
- Mississippi Burning (1988) - 應該是一部有關種族仇恨的電影,可是電影主角配角都是白人,黑人在裡面不是被殺就是只會唱唱歌,祈禱神祐,賜予好運,俗稱等運到。這電影的設置,不單止表現不出原意的integration,反而更加強了segreation的意識。失敗之作。
- The birth of a movement
- The Birth of a nation
- When they see us
- Moonlight
- Fruitvale Station
- Dear Presidents
-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
- To Kill a Mockingbird
- Let the Fire Burn
- The Battle of Algiers
- The Last Man in San Francisco
- Twilight: Los Angeles
- Daughters of the Dust (Criterion)
- Down in the Delta (Criterion)
- Portrait of Jason(Criterion)
- Losing Ground(Criterion)
- I am not your Negro (Hulu)
- Glory
- Cry Freedom
- 12 Years a Slave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